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试卷(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2-27 15:59:38 整理:一品高考网

B.《社戏》开头不厌其烦地详写“我”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经历,说明“我”对中国戏多么不耐烦,都是为了衬托下文所要写的童年时候看过的好戏。
C.《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曾回忆起自己和大个子黑人用一整夜的时间比手劲,最后终于赢了的经历。老人这样做,是为了增强信心和大马林鱼搏斗。
D. 《欧也妮·葛朗台》描绘了欧也妮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得不到家庭的幸福和爱情的归宿,最终除了金钱一无所有的悲惨一生;它属于《人间喜剧》这个作品系列的范畴。
E.“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句台词,是哈姆莱特在装疯时对他的情人奥菲利亚说的,目的是假意疏远奥菲利亚,并让偷听的波洛涅斯和国王认为自己是真疯了。
23.简答题(10分)
(1)初见傩送二老时,翠翠和他产生了一点误会,她对他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请说明这句话里包含的情感和所表达的人物性格特征。(4分)
(2)晏殊《破阵子》词云“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斗草”是我国古代民间习俗,《红楼梦》对此也有专门的描写。谁参加了大观园里的斗草(最少写出一个)?斗草后来又引出了哪两个情节?(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才是最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24. 概述本文中苏轼美学思想的源头、表现及影响。(6分)
25.本文中“玄思”一词出现了两次,请结合语境,概括其含义。(4分)
26.结合本文内容,分析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所体现的“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5分) 

参考答案
1.B(A. 咀嚼/细嚼慢咽 jué/jiáo, 乘机/乘风破浪chéng,浅陋/流水渐渐qiǎn/jiān,露面/风餐露宿lòu/lù;B.弹压/弹无虚发tán/dàn,  伺候/伺机而动cì/sì,   恫吓/杀鸡吓猴hè/xià,属意/终成眷属zhǔ/shǔ;C.狭隘/溢于言表ài/yì    歼灭/阡陌交通jiān/qiān   辍学/低声啜泣chuò   谄媚/陷害忠良chǎn/xiàn  D.罢黜/相形见绌chù  捐献/狷介之士juān/juàn   皈依/阪上走丸guī/bǎn   棱角/绫罗绸缎léng/ling)
2. A(B成分残缺,“民主与法治”前面少动词;C对……起到效果搭配不当;D“春晚……用……使春晚”句式杂糅。)
3.    速度极快   价格合理  计费灵活   易于覆盖(覆盖面广)(1点1分共4分)
4.  一点心意(2分)  真不错(真识相、真会办事)(1分)  笑纳了(接受了)(2分)
5.C。迎接。
6.B。(①是査伊璜的行为,③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7.A。“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
8.(1)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4分,居无何2分,堆累钟下2分)
(2)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3分,“那个”1分,行乞1分,语气(胡)1分)
(3)行礼完毕,(将军)穿着便服在査旁边陪坐。(3分,“拜”1分,“以便服”1分,“侍”1分)
9.⑴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歌女的眉黛如山(1分),酒后的醉眼流波。(1分)
⑵用意:和十三楼的游玩之乐进行对比,表现十三楼的观览之胜。(1分)心情:游兴之浓、游赏之乐。(2分)
⑶赋声以形,写出声音的余音袅袅和动态美感(绕、飞)(2分,能结合“绕”、“飞”进行分析即可);侧面烘托,用晚云的滞留表达歌声的美妙(2分)。
10.(1)若夫乘天地之正(2)扈江离与辟芷兮;汩余若将不及兮(3)小弦切切如私语(4)多情应笑我(5)伤心秦汉经行处(6)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11.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猜测;(2分)赤裸裸的真实不够体面,窗帘正好起适当的掩饰作用;(2分)赤裸裸的真实不经看,窗帘增添神秘、带来想像。(2分)
12.①轻云薄雾起了遮掩的作用,让天空变得美丽,因此让人有梦想和希望(2分)
 ②镜中的世界是有距离、可想像的;探寻真相的人往往会失去因无知而带来的快乐。(2分)
13.尊重别人挂窗帘的权利;与其窥望,不如自己也挂上窗帘,因为它毕竟有用;不屑或懒得挂,敞着窗口也行。(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14.引起话题(开头“壳里的仁”、“飞舞的轻尘”);让说理更富于形象性、易懂(“轻云薄雾”说明遮掩的作用);通篇取譬,贯穿全文,作为说理的线索(窗帘);比中有比,层层叠套,文思精巧(“夏洛特女郎”本为一比,用来说明“嫌恶窗帘的隔离”的结果;而“窗帘的隔离”本身也是一个譬喻)(每点2分)
15.交待了数字“零”的由来(1分);说明了“零”的意义(2分),验证李丽珊“零的突破”之艰难(2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1分)。
16.世俗眼光中的财富大部分是自己用不着的身外物(2分),真正的财富是内心和精神世界的东西(2分),占有的身外物越多,精神财富越匮乏(2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