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2012四月月考高三4月高考诊断语文试题答案

作者:http://www.gaokw.com 时间:2012-04-26 来源:高考资料网
甘肃省张掖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份高考诊断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粗犷(kuànɡ)   歼灭(jiān) 相形见绌(chù)
B.禅让(shàn)   粗糙(zào )    胚胎(pī)    恪守不渝(kè)
C.熨帖(yù)     埋怨(mán)     谙熟(ān)    面面相觑(qù)
D.船坞(wù)     佣金(yòng) 力能扛鼎(káng) 钟磬齐鸣(qìng)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高考网WWw.gAoKw.coM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真挚的爱情是能经得起风雨的侵蚀和困境的磨砺的,张良斌和李梅芳的经历就是雄辩的例证,在走过十年艰难的路途后,他们终于喜结金兰。
D. 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B.《中国质量报》曾报道,食品专家基本可以断定“一滴香”是通过合成反应及化学品直接调和的方法,营养作用十分有限,长期食用会损伤肝脏。
C.“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首义第一炮、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D. 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是否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高考网wWw.GaoKw.cOm

4.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画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          。           ,          。
     。       ,       。 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①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
②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
③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
④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
⑤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
⑥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
A.①⑤⑥④②③     B.①⑤⑥③④②    C.⑤⑥①④②③  D.⑤⑥①②③④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高考网Www.gaoKw.CoM


母语文化及其他
  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词“NBA”“GDP”“WTO”等等,将告别央视。
  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
  “洋泾浜”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
  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关键是重视不够。

高考网WWw.gAoKw.coM


  “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26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同时,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
  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用法律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法语日”,总统在这一天要出来讲话,号召保卫法语。德国人坚决反对德英语言混杂,提倡在德国要讲德语。美国近年也颁布法律,坚决维护其强势英语的地位。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

高考网wWw.GaoKw.cOm


5. 对“汉字及母语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是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体。
B. 中国汉语言文字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文字。
C. 英汉文字混杂,实际上是轻视民族文化和自信力缺失的表现。
D. 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用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式将外来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到
了我们的母语文化中。
6.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无论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汉语言文字
的纯洁性已受到严重威胁。
B. 中国人对计算机输入法的研究开掘,加快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脚步。
C. 有人认为汉字难学是因为汉字不仅要表情达意、承载信息,还要注意书写艺术。
D. 眼下,社会对汉语轻视与麻木主要是由我们的文化传承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对民族
文化的轻视,加之英语的强势入侵造成的。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考网Www.gaoKw.CoM


A. 世界主要大国都在颁布法令维护本国语言。我国电视节目中如“NBA”“GDP”“WTO”等
外语和缩略词将告别央视,这是广电总局坚决维护汉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具体表现。
B. 目前,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是汉字。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
字中,汉字表意最简洁。
C. 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中,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
先后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因此,我们要保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D. 文字之争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我们既要敢于吸纳更多的外来语为我所用,
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常贤其能,谓曰:“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于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闾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今异于是,公谁与居?且公虽贵,而无留资,何恃而归?”曰:“吾负二宜去,尚奚顾子言?”愈叹曰:“公于是乎贤远于人!”明日,奏疏曰:“臣与孔戣同在南省,数与相见。戣为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至到。如戣辈,在朝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不留自助也。”不报。长庆四年正己未,公年七十四,告薨于家,赠兵部尚书。
高考网提供的成绩查询、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原文地址:http://www.gaokw.com/ziyuan/mnyw/31699.html(转载请保留)!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