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答案(2)

作者:http://www.gaokw.com 时间:2012-05-02 来源:高考资料网

⑤我禁不住要想起先生,揣测先生,在今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而我又似乎已经听见了先生的声音,他的六十年前的声音,在今天依然有声响,依然铿锵有力,依然有针对性。这孤寂的声音,穿透了多少年周而复始的时尚,潮流,至今还是声音嘹亮。那些与先生故居相似的旧里房子,大多已成为推土机下的瓦砾,碾碎了再起高楼。在那壁缝里,还响着先生的沉重的足音,警示我们,不可堕落庸俗。我们切不可使器重后辈的先生失望。
7. 第①段所提到的鲁迅先生的“大家庭”指的是           。(2分)
8. 分析说明第①段两处画线句所表达的意思有何不同。(3分)
9. 第②段强调鲁迅先生“连拿一张纸的力量也没有”,用意是                 。(3分)
10. 文中多处用到“笨重”一词,下列对这个词语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苏联版画集>序》中所说的“笨重”,具有特殊意义,属于贬词褒用。
B.“笨重” 既是指市民阶层生活负担的沉重,也指农民劳动负担的沉重。 高考网Www.gaoKw.CoM

C.鲁迅“笨重”的思想是与所谓“飘逸”“玲珑”的写作者截然对立的。
D.作者认为,鲁迅思想的“笨重”与其主动担当的社会义务的沉重有关。
E.“笨重”折射了现实生活的严峻,也预示了中国面临着艰涩滞重的时日。
F.“笨重”呼应了先生沉重的足音,强调了鲁迅思想对当代社会的警示性。
11.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2.作者说:“我禁不住要想起先生,揣测先生,在今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根据文意,你认为鲁迅先生“在今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80字以内)(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⑴           ,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⑶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⑷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高考网Www.gaoKw.CoM

⑸醉里吴音相媚好,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⑹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⑺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周敦颐《爱莲说》)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襄邑[注]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襄邑:即汴都县,在今日的河南。
14.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1分)
15.下列选项对第一联诗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岸的落花映红了行船,游人在栽满榆树的百里长堤上,吹了半天的风。
B.行船映衬在两岸的红花之中,榆堤上吹来一阵风,行船半天就走了百里。
C.两岸的落花照红了水中的船影,风吹得百里长堤上的榆树在半空中摇曳。
高考网WWw.gAoKw.coM

D.两岸的落花映红了行船,船乘风,沿栽满榆树的长堤,半天就走了百里。
16.从“云”与“我”的关系的角度,对后两句诗作简要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书二馆人[1]事
王世贞
①余守比部[2]时,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3]馆人事,奇之。
②兵宪始丞吴时也,倭暴至,台檄丞以乡兵五百徼之,兵故市人子,仓卒应募,不习战,遇辄鸟散走,而丞方独身从亲信抵射贼。贼中勇敢者奋持长刀逾沟来击,丞馆人挟抱丞上马,丞上马则贼已刃尾之。馆人乃直前手搏贼,连中数枪,手不舍,竟死。丞以间得逸去。
③余使三辅[4],遇韩户部叔阳[5],亦称其馆人。云始韩以金华令入觐,过淮阴改陆车,辚辚从冰上行也。已,冰薄车破之,韩与馆人俱溺焉,馆人急持韩衣裾不置。会傍有施绳钩下救者,缗[6]且及馆人,号曰:“左被发而泅为令,救令有重赏。”救者乃移缗钩令起,宛转间,竟失馆人,弗及矣。
④余闻而悲其事,问二人姓名俱不得,以为恨。於乎,士居平诵说诗书,伸眉目、掀鼻、昂颊、鼓掌、称伏节者何限?一旦事起而抱首鼠窜相接也。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非其初许谬也,亦死生之际深矣。夫二馆人,鄙人耳。岂有师友讲义之素?其死亦岂遂以是为名哉!仓卒颠沛之际,达其一念所不容己者而已。夫达其所不容己而其究乃竟有所济,则不为徒死哉! 高考网WWw.gAoKw.coM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七)

[注][1]馆人: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2]比部:即刑部。[3]任兵宪环:指曾任按察佥事的任环。[4]三辅:西汉时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的地区。[5]韩户部叔阳:指曾任户部郎中的韩叔阳。[6]缗:钓丝,绳。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⑴馆人急持韩衣裾不置    ⑵缗且及馆人    ⑶其究乃竟有所济
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丞以间得逸去。
⑵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
19.选出加点字用法与“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馆人事,奇之”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遇辄鸟散走             B.而丞方独身从亲信抵射贼
C.丞上马则贼已刃尾之     D.冰薄车破之     E.余闻而悲其事
20.第②段的描述中,尤其体现出馆人舍生忘死的细节有       ,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高考网Www.gaoKw.CoM

21.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夫二馆人,鄙人耳”,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写这句话的目的所在。(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呻吟语》原序
吕坤[注]
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呻吟,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无复病。”已而弗慎,又复病,辄又志之。盖世病备经,不可胜志;一病数经,竟不能惩。语曰“三折肱成良医”,予乃九折臂矣。沉痼年年,呻吟犹昨。嗟嗟!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予奄奄视息,而人也哉?
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司农大夫刘景泽摄行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顷共事雁门,各谈所苦,予出呻吟语视景泽,景泽曰:“吾亦有所呻吟,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盖三益焉:医病者见子呻吟,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呻吟,医各有病;未病者见子呻吟,谨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即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予矍然曰:“病语狂,又以其狂者惑人闻听,可乎?”因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呜呼!使予视息尚存,当求三年艾,健此余生,何敢以沉痼自弃?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高考网wWw.GaoKw.cOm


[注]吕坤,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呻吟语》是他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与见解。
22.下列各项中与“而未之志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世所以不传也          B.以为莫己若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          D.蚓无爪牙之利

23.作者引“三折肱成良医”一语的用意是                   。(2分)
24.解释作者所言之“病”的内涵。(2分)
2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作《呻吟语》的原因。(3分)
26.赏析文章最后一句:“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3分)

二、写 作 (共70分)
27. 作文。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

高考网WWw.gAoKw.coM

上海市徐汇区2012届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
(一)18分
1. 并非(不是)  而是(2分)
2. ⑴所用的文字尽可能简明  ⑵后人能读懂古文(4分)
3.储存(记录)信息,使信息能够被处理、传输、操作的介质(工具)。(3分)
4. B(2分)
5. ⑴本文标题含义丰富:以“司马迁”指代信息资料压缩的思想和技术,以“现代的司马迁”为题,包含了“从古至今,文字资料储存与传递的思想并没有太多改变”的意思;另一方面,司马迁著史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现代的信息储存与传递则只重方法研究而不重内容、价值的思考,作者以“现代的司马迁”为题也暗示了信息时代所存在的问题。  ⑵标题巧妙地避开了专业名词,富有形象性,易于理解;以“现代”一词修饰“司马迁”,既可使读者产生新奇感,也同时暗示了信息时代的不足,能引发读者的反思。(从一个方面评析即可,5分)
高考网提供的成绩查询、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原文地址:http://www.gaokw.com/ziyuan/mnyw/32019.html(转载请保留)!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