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9-27 17:24:28 整理:一品高考网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23.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24.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文:“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这篇电文意在提示美国政府
 A.继续维持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B.应该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
 C.应该与苏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D.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25.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27.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28.《剑桥。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29.“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保留习惯旧俗    B.重视法律程序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30.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31.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3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5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33.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
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
部分结果。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3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