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6)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1-14 15:18:13 整理:一品高考网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别难过,妈妈”,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突出了妈妈对我的影响力、感召力,既表达了阿尔弗雷多看到妈妈紧张、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愧疚、痛苦、悔恨的心理;又传达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妈妈”的伟大之举,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做人的责任,真正地长大了。
②小说情节是以“阿尔弗雷多”为主体来展开的,而“别难过,妈妈”是阿尔弗雷多的心里话,以此为题目正与此保持一致。
③以“别难过,妈妈”为题目,在结构上与结尾“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相呼应,浑然一体,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观点二:“另一个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从情节上说,小说主要写了我眼中两个妈妈的形象,用“另一个妈妈”为题目,突出了我对妈妈言行的意外,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
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妈妈”的伟大。妈妈来到之前我对妈妈的想象与妈妈到来时我看到的妈妈形象相对比,妈妈的“从容冷静”与“失魂落魄”相对比,意在告诉人们:母亲虽然柔弱,却能在孩子闯祸时,勇敢地担当起所有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所有未知的恐惧,无私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长大成人。这就是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
③从结构上看,与“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相照应,突出我对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12.(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2)从上下左右来找连带关系,使各个领域相互联系,互相启发,相得益彰;勇于否定自己,不断修正,自我改进;严格要求自己,写的文章不马上发表;知古而不泥古,治学方法异于传统。(任选三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多个学术领域第一人,成就卓著;超越传统局限,具有开创性;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大影响,受到季羡林大师的高度评价。(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赞同。
经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需要继承和发扬;经书体现着国民的思维模式,涵养了国民精神;塑造“新经学”就是与现代接轨,推陈出新,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
观点二:不赞同。
实现国家的文艺复兴需要及时吸取新时代的文化气息, 用以发展自己;实现国家的文艺复兴需要广泛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用以丰富自己;实现国家的文艺复兴需要实现文化的多元化,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
(观点明确,给2分;理 由充分,论述合理,给6分)
13 B(B.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难苦。A.噤若寒蝉:比喻因为害怕、有顾忌而不敢说话。句中想表达的是为保护嗓子而不发声。C.对象误用。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D.感情色彩不当。无所不为: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是贬义词。)
14 D(A项缺宾语;B项“知识”与“提高”不搭配;C项结构混乱;“迁进”与“成都大学、……等院校齐聚于此”结构混用。)
15.C (论述逻辑为,整体分别谈李慎之和王元化的学术思想指向。在分论两人时,又先谈面对的时代问题,再谈自身的努力方向。)
16.(1)反映了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与编写中,有很多鲁迅的文章被踢出教材这一事件。
(2)示例一: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确实晦涩难懂,选入教材,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将鲁迅作品撤出中学教材未尝不可,等中学生阅历增加之后,再来一段鲁迅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他的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社会与人文教育意义,他的作品意义深刻,是国民教育的脊梁。鲁迅的文章能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这颗“毒瘤”对人的迫害一一展现出来,这在中国近现代文人当中无人可及。(观点1分,理由阐述3分,言之成理即可)
17.(1) “打游击” (2) 事先惊动了对手 (3)做事中途退缩或撒手不干  (4)打小算盘(5)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空1分,共5分)
 
18. 一件鸡毛小事炒得这么大,说明有太多人习惯于抽象、宏大地去解读一些事件,而缺少就事论事的思维和心态。对这起并不复杂的事件,既没有必要贴上“老人摔倒讹人”的标签,也不值得贴上“中”“外”的标签,赋予其过高的象征意义。如何让小事小了,才真正考验我们这个社会的心理成熟度。最初曝光此事的那名拍照者,就带着标签化思维“制造”了新闻,没有认真核实,就得出了“疑遭讹诈”的结论。一些媒体转发时,更是不问细节,直接断定属于讹诈。剧情反转之后,不可谓不尴尬。于喧嚣的网络空间中,媒体从业者更应该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头脑冷静,尊重新闻事实,如此方能将真实的信息呈现给公众,也才能有助于社会去除浮躁的虚火。参考立意:(1)追寻事实真相;(2)坚守新闻的职业底线;(3)不要为事件贴标签。(4)惯性思维的弊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