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遵义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24 16:13:48 整理:一品高考网
2014遵义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贵州省遵义市省级示范高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有删改)
    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称其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蚁族”,社会该如何看待呢?
    从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大学生身价下跌的严重程度,更可以感受大学生群体内心的失落程度。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高学历者也加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中,并且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
    “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首先,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在此意义上,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取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正是以上原因,家庭千方百计地使家庭成员在踏入社会之前能有一个较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但是,“蚁族’的出现,似乎走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其次,“蚁族”是个与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问题。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而这张门票是否有效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受过较多教育的男子比受过较少教育的男子所从事的职业地位都要高些,挣钱要多些。因此,“蚁族”的出现,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其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否则,与之相伴的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不完备的教育投资环境很难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也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多的不利。“蚁族’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体的风险,更是社会的风险,如果任由其叠加,形成积聚效应,不但对个体是一种伤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形成隐患。
1.  下列关于“蚁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蚁族”,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体,指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B.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被称为“蚁族”,是因该群体和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等特点类似。
    C.劳动力过剩,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社会流动乏力,是“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D.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
2.  下列对“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蚁族”的出现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
    B.公众投资教育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D.“蚁族”的出现,是个体风险,更是社会风险,任由其叠加,容易形成积聚效应。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是没有区别的。
    B.舒尔茨与杰克思都认为公众接受教育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需要大批人才,大学生就业却难,是因为“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少,渠道不顺畅。
    D.只要改善教育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体制,“蚁族”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明宗镇安国,以为中门使,及兵变于魏,所与谋议大计,皆重诲与霍彦威决之。明宗即位,以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节度使。固辞不拜,改兵部尚书,使如故。在位六年,累加侍中兼中书令。
    重诲尝出,过御史台门,殿直马延误冲其前导,重诲怒,即台门斩延而后奏。是时,随驾厅子军士桑弘迁,殴伤相州录事参军;亲从兵马使安虔,走马冲宰相前导。弘迁罪死,虔决杖而已。重诲以斩延,乃请降敕处分,明宗不得已从之,由是御史、谏官无敢言者。
    宰相任圜判三司,以其职事与重诲争,不能得,圜怒,辞疾,退居于磁州。朱守殷以汴州反,重诲遣人矫诏驰至其家,杀圜而后白,诬圜与守殷通谋,明宗皆不能诘也。而重诲恐天下议己,因取三司积欠二百馀万,请放之,冀以悦人而塞责,明宗不得已,为下诏蠲除之。其威福自出,多此类也。
    是时,四方奏事,皆先白重诲然后闻。河南县献嘉禾,一茎五穗,重诲视之曰:“伪也。”笞其人而遣之,夏州李仁福进白鹰,重诲却之,明日,白曰:“陛下诏天下毋得献鹰鹞,而仁福违诏献鹰,臣已却之矣。”重诲出,明宗阴遣人取之以入。它日,按鹰于西郊,戒左右:“无使重诲知也!”宿州进白兔,重诲曰:“兔阴且狡,虽白何为?”遂却而不白。
    马牧军使田令方所牧马,瘠而多毙,坐劾当死,重诲谏曰:“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令方因得减死。明宗遣回鹘侯三驰传至其国。侯三至醴泉县,县素僻,无驿马,其令刘知章出猎,不时给马,侯三遽以闻。明宗大怒,械知章至京师,将杀之,重诲从容为言,知章乃得不死。其尽忠补益,亦此类也。
    重诲既以天下为己任,遂欲内为社稷之计,而外制诸侯之强。然其轻信韩玫之谮,而绝钱缪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王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仁矩未至而董璋叛;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此所谓独见之虑,祸衅所生也。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人明敏谨恪                     恪:谨慎,恭敬
    B.朱守殷以汴州反                   以:在
    C.因取三司积欠二百馀万,请放之     放:免除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