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13三诊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5-16 08:31:43 整理:一品高考网
四川凉山州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 绯红fēi  模块mú  间奏曲 jiān  碧波万顷.qǐng
   B. 中听zhōng 凭证pín  择菜叶zhái  泾渭分明jīng
   C. 洗涮shuàn 稔知rěn  处方药 chǔ  一塌糊涂tā
   D. 浸渍 zì  烟囱 chōng 压路机 yā  悄无声息q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 录像 起迄 荧光屏 作壁上观
   B. 洽谈 赋予 百叶窗 楞头楞脑
   C. 熨帖 缔造 行旅包 拾人牙慧
   D. 笼络 刹车 渡难关 成群结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美国高官最近频繁表态,不断炒作“中国军方黑客”,声称美国是网络安全方面的受害者,这显然是失.之.公允的。
   B.2013年年初我国许多地区被雾霾笼罩,不.单.是政府,每个公民都应增强环保意识,否则,中国环境问题前景堪忧。
   C.我们很难确定地说,李安是大陆的,李安是台湾的,或李安是美国的。他仿佛都是,但也仿佛都不是:游走于三界之外,在三个板块中翻.云.覆.雨.。
   D.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部门要限期完成职能转变任务,要彻底改.头.换.面.,绝不能“换汤不换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四川省城镇供水条例》正在加紧完善并按程序推动立法进程,该条例拟规定生活用水根据条件逐步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B.为加强特殊求职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西昌市人才交流市场人力资源部将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举行专场主题招聘会。
   C.今年2 月28 日,中华医学会等七协会再次致函给中国工程院,呼吁调查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学术欺骗行为,并撤销其院士资格。
   D.针对访华日本代表团称日本愿向中方提供改善空气质量相关技术,外交部3 月22 日表示,中方愿与日本开展有关领域的合作。
 
  二、(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 题
   “最后通牒”博弈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员工要求老板加薪,否则就会另谋高就;老师告诉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否则就会通知家长;顾客要求商家降价,否则就会另选商家。这些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双方参与,一方提出方案,另一方决定接受或拒绝。
   若方案被接受,则双方均获益或均不受损;若方案被拒绝,则一方或双方均不受益。研究最后通牒现象,能够揭示社会情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特点。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始于1982 年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在该校经济学系的古斯等三位教授的支持下,42 名学生每两人一组参加了一项名为“最后通牒”的博弈实验。实验中两个人分4 马克。其中一个人扮演提议者提出分钱方案,他可以提议把0 至4 之间任意钱数归另一人,其余归他自己。另一人则扮演回应者,他有两种选择:接受或拒绝。若是接受,实验者就按他们所提方案把钱发给两人。若是拒绝,钱就被实验者收回,两个人分文不得。
   为防止交情、一时冲动、事后的社会议论等因素起作用,实验采取双盲方式。提议者和回应者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在实验规则宣布后,他们有一天的时间作慎重考虑,填表报数交给实验者。然后实验者将报来的方案交给回应者,后者决定拒绝还是接受。
   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个博弈的均衡点是很明确的:对于回应者来说,分给自己的钱数,不管多少,只要不为零,则接受比起拒绝来,总有更大的利益,他应该选择接受;既然回应者能接受任何不为零的钱数,那么提议者为自己利益计,分给对方一点小钱就够了。
   这个实验重复了两次。第一次实验,参与实验的21 组被试者均对该题目缺乏经验。有7 组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有2 组的提议者要求独占4 马克,其中一位提议者的提议被接受,另一位被拒绝;其余12 组提议者提出的分给回应者的金额均大于1 马克,其中有1 个给予回应者1.2 马克的分配提议被拒绝。在第一次实验中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7%,共有2 个提议被拒绝。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经过一周的思考以后,许多提议者不像第一次实验中那样慷慨了,但是提议的分配额还是比马克的最小货币单位大许多。这一次的结果是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2%,只有2 位提议者提出平均分配;只有1位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金额小于1 马克,该提议被回应者拒绝;3 个给回应者1 马克的提议被拒绝了;此外还有1 个给回应者3 马克的提议也被拒绝了。第二次实验共有5 个提议被拒绝。
   此后的二十年间,不同专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以不同的奖金额度重复了这一实验。其可以确认的结果是:提议者平均将奖金的32%分给回应者,而回应者中平均有23%的人拒绝这一提议。
   (有删改)
5.关于“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由提议方和回应方组成,一方提出方案另一方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接受则双方获益,拒绝则双方受损。
   B.“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最早由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古斯等三位教授主持,42 名参与者被分成两组,按照双盲方式对4 马克奖金进行分配。
   C.“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是为了研究社会情境下,人们决策行为的特点,以及在决策中是否总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D.“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迄今为止共做了两次,第一次由于被试者缺乏经验,实验者不得不于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
6.对文中实验数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次试验中,1/3 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表现了这部分参与者基于“交情”或“一时冲动”的不理性。
   B.第一次试验中只有两个提议被拒绝,说明当提议者给出的奖金数额为零时,回应者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C.第二次试验中,提议者给出的平均比例比第一次实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二次有小于1 马克的提议。
   D.第二次试验中,三个回应者拒绝了1 马克的提议,此外小于1 马克的提议和一个3 马克的提议也被拒绝了。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实验表明,人们在社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并不总是遵循“利益的最大化”的原则。
   B.实验证明,只有在较小的奖金数额下,人们才会在自己获利的同时考虑对方的感受。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