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高级教育培训学校2014高三上9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25 07:08:31 整理:一品高考网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
四、(31分)
10.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1)现在您却一反中原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小小的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将要临头了。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2)我不能在中原发迹起家,所以才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原地区,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     得分点:(1)“足下”“捐”“区区”各1分,大意正确1分;(2)“中国”“王”“使”各1分,大意正确1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陆贾说出了汉朝(高祖)具有的哪些优势才使尉佗最终屈服的?请简要概括。(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意正确即可)
①天下乱离已久,百姓渴望统一,高祖得天下乃人心所向,叛逆不得人心;
②高祖对尉佗不剿而抚,已仁至义尽;
③高祖据有中原地区,尉佗老家在真定,不归顺则有灭族的危险;
④汉朝地广人众,物产丰饶,兵精粮足;
⑤汉朝政令统一,将士求战欲望强。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8 处)(4 分)
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
答案: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
译文:(先前)虢太子死了,又被扁鹊救活了。扁鹊说:“我并不能把死人治活,我只能治活那些可以活的人。”然而假如虢太子不遇上扁鹊,也是治不活的。假如病入膏肓,就是象医和那样的神医也是治不活的。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二联写竹梢细细的影子落入茗碗落到轩中,竹叶的声音仿佛追逐着篆烟轻轻飞来。(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光影的美丽;“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1分)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4分。答出视听结合,给1分;答出第四句的比拟手法,给1分;解释句意1分,概括情感1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雅致)的诗人形象。写“竹轩”“柴门”“狭径”表现了生活环境的简朴清幽,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泰伯》)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
(3)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7)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8)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答案:14.(1)任重而道远(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为慷慨羽声(4)申之以孝悌之义(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8)既窈窕以寻壑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件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尺,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段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