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11 07:21:01 整理:一品高考网
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 文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逮(dài)捕    发酵(jiào)     档(dǎng)案     片言只(zhī)语
   B.榫(sǔn)头   舌苔(tāi)     攒(cuán)射     宁缺毋滥(wù)
   C.咯(kǎ)血     剽(piáo)窃     供(gōng)销     浑身解(xiè)数
   D.忸怩(ní)     打烊(yàng)     贮(zhù)存     北门锁钥(yu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发轫     幅员     纷至踏来     树倒猢狲散
B.座落    付梓      殒身不恤      苛政猛于虎
C.赝品    诙谐      铩羽而归     汲汲于富贵
D.熨帖     影牒     直截了当      图穷匕首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       检查。
③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       的行为如不停止,将毁掉自己的生存空间。
A.窜改    敦促    玩火自焚      B.篡改    督促     作茧自缚
C.窜改    督促    作茧自缚      D.篡改    敦促     玩火自焚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新闻周刊》第二十六期披露的招生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定向招生以往无序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中介人或组织明目张胆地贩卖指标。
B.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关键是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而是实实在在地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精神上的伤害,这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也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C.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8日凌晨4时,日本东京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奥委会全会上,一举击败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
D. “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①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
②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
③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 
④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
⑤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A.④③⑤②①             B.③④⑤①②
C.⑤④③②①             D.⑤③④①②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 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连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的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