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作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指导(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2-04-05 14:06:49 整理:一品高考网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精彩点评】本文是一篇以“说村落”为题的议论性散文,以“村落”为话题线索,采用传统的“起承转合”的程式化、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和散文化的笔法行文:表达了自己对“村落”含义的独特理解:物质层面来看它是农民的居住地,精神层面来看它包括诗意与温馨、愁苦与艰苦、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等精神;表达了对当今村落处境的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态度的迷惑与无奈,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第一段——起,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

第二至三段——承,两段的结尾各有一句话作结——“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当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可见是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

第四段——转,由村落的“物质存在”的阐述转入深层的“精神存在”的阐述,“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起转折作用,“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是本段的关键句、中心句。

第五至六段——合,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本文还可以从行文中使用的人称的转换来划分层次,第一段“人们”是第三人称,第二至三段“你”是第二人称,第四段“我们”是第一人称复数,最后两段“我”与“我们”,分别为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一人称复数,由此文章的层次显而易见。

简而言之,文章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再以事例形象说明村落的含义,再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最后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其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为: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把自由还给鸟笼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台湾)非马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家里,放着一排空空如也的书架。巴尔扎克对此的解释是:只要我发挥想象力,那么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就能装满书架。确实,这位大文豪以大胆的想象著称,他创作时从不用参阅资料,因为一切尽在他的头脑中。
  然而,反观当今社会人情百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想象力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甚至经常质疑、排斥甚至竭力诋毁新生事物。
  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仅折断了翅膀,还戴上了有色眼镜,很多的景象,被蒙上了固有的色彩。我们的思想就像一只鸟笼,里面装了一只鸟,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只鸟的羽毛、身材和叫声。殊不知,天空何其深邃,宇宙何其广袤,哪怕只是在一片小小的树林里,也会有成千上万只不同的鸟儿,它们有着千姿百态,它们有着万千啼啭!但我们思维的笼门紧闭,一旦有另外一只外形稍异的鸟儿出现,便不由分说地将它排斥在外,任它执著地以头抢笼,任它娇嫩的歌喉啼出血来。而那笼中之鸟,却还在得意地望着笼外的同类!
  然而,人类社会毕竟是一个充满着涌动的思绪和澎湃的激情的社会。综观古今,始终不乏为冲破思想的牢笼,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以至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哥白尼为解除神的枷锁被处以极刑,布鲁诺为追求“太阳”的奥秘而在烈火中永生……他们被当时的人所鄙夷、唾弃,却被后世的人们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纪功壁上;他们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把全新的观念带给了人类;他们以自己敞开的鸟笼直面无数紧锁的鸟笼,却终于用自由的信念打开了千千万万的鸟笼,放飞了一个时代人类的思想。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