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1-11 21:44:48 整理:一品高考网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2015.01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札(zhá)记 惩创(chuàng) 蛊()惑人心 苦心孤诣(
  B.摘(zhāi)要 粳(gěng)稻 清沁(qìn)肺腑  含英咀()华
  C.洗涮(shuàn) 亵(xiè)渎 颠沛(pèi)流离  应(yīng)运而生
  D.星宿(xiù) 手拎(līng) 概不赊(shē)账 恬(tián)不知耻
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
A.没等来人把话说完,陈强一阵痉孪,不由自主地瘫坐到了地上。  
B.一天,英王乔治六世拜访肖伯纳,因为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不同,两人寒喧之后很
   沉默无言。
C.“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妈妈在月色之下,轻轻哼着古老的曲子。
D.编写班子确定以后,立即开展市场调查,在充分把握市场需求以后,才正式进入编篡
   阶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慈善事业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下,会有更多的或好或坏的事情出现,泥沙俱下,政府应维护公信力底线,维护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B.有的人没有远大理想,不去努力经营自已的人生,只是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贪图一时的享乐,这种朝不虑夕的人,与庄子笔下的学鸠和斥鴳有什么不同?
C.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D.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挪威一家博物馆与一名中国商人达成的协议,一个多世纪前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并将被捐赠北大。
B.一个在你面前战战兢兢,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地与你交谈的人,总比一个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甚至飞扬跋扈地与你交谈要舒服得多。
C.虽然北京四知堂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生常年在外,却心系故土和家乡教育,为激励家乡学子发奋学习、教师潜心育人,最近向母校先后捐赠10余万元图书。
D.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保证公共权力纯洁性的基本手段。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村道旁、树荫下,           ,           ;长弄里、街梢头,           ,           ;商邑中、闹市处,           ,           。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②③⑥①④⑤ B.④①⑥③②⑤ C.②①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①②⑤
6.把下面的长句变为短句,可以增加个别词语。(5分)
   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的青年。
答:                                                                 
7.根据提供的两个例句,写出新词语“半糖”的意思。(4分)
例1:半糖哲学之一:一半成熟一半幼稚,做人才有意思。
      半糖哲学之二:一半聪明一半愚笨,大智若愚最好。
例2:写程序的时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入迷了也不好,不入迷也不好,要有所入迷,
      还能迅速退出,尝到甜头就走,所以叫半糖程序。
“半糖”的意思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英文中,原创性或者独创性一般用originality这个词来表示,而它又来自origin,后者的意思是“起源、开端”。因此,当我们说一件艺术作品是原创的,意味着它是一个新起点、新开端,好像脱离了原有的传统,成为后来者学习、延续的榜样,甚至形成了新的传统。
但是,之所以可能成为“新的传统”,显然需要一个“旧的传统”来作参照。在美国诗人艾略特看来,单独评判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一个系统中,艺术家相对于传统的独创性才能得到理解。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他跟前人进行对照、比较才能“定位”他的艺术。所以艺术家想要创新,首先需要充分体认已有的传统,从而确立基本的历史坐标。在此前提下,有价值的艺术创作才是可能的。
    艾略特将传统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产生后,往往会搅动、改变原来的由艺术经典构成的秩序。这意味着,真正原创性的艺术一旦产生出来,就会重新塑造艺术传统的形态。而这样的原创,只有对传统“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李可染语)后,才能实现。反过来说,传统正是在后来者的原创艺术中,才被不断激发活力,留存下来。
    人们追求原创性,是因为它具有开启、影响未来的可能性。但是,一件作品针对传统的“新”或许是可以辨别的,而它是否能通向未来、成为新的开端,当时的人往往难以辨别。艺术家、批评家都对这种辨别力梦寐以求,却从来没有人能够说明白。原因在于:原创的标准一旦能够用语言表述清楚,那就多半变成了教条;而依照教条创作的艺术,又不可能是原创的,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悖论。一般来说,我们只能依据“事后的效验”——某艺术作品在后世的影响力、命运——来判断该作品“原创性”的含量。
    当代艺术家要创作能够经得起与以往经典作品进行比较的艺术作品,因为那些经典作品曾是新传统、新开端,已成功地通往未来(即现在)。这就把当下的艺术作品的品质与“事后的效验”联系起来了。   (取材于张晓剑《艺术中的原创性问题》)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