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牒”博弈实验 阅读答案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3-05-16 整理:高考网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 阅读答案

“最后通牒”博弈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员工要求老板加薪,否则就会另谋高就;老师告诉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否则就会通知家长;顾客要求商家降价,否则就会另选商家。这些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双方参与,一方提出方案,另一方决定接受或拒绝。
   若方案被接受,则双方均获益或均不受损;若方案被拒绝,则一方或双方均不受益。研究最后通牒现象,能够揭示社会情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特点。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始于1982 年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在该校经济学系的古斯等三位教授的支持下,42 名学生每两人一组参加了一项名为“最后通牒”的博弈实验。实验中两个人分4 马克。其中一个人扮演提议者提出分钱方案,他可以提议把0 至4 之间任意钱数归另一人,其余归他自己。另一人则扮演回应者,他有两种选择:接受或拒绝。若是接受,实验者就按他们所提方案把钱发给两人。若是拒绝,钱就被实验者收回,两个人分文不得。
   为防止交情、一时冲动、事后的社会议论等因素起作用,实验采取双盲方式。提议者和回应者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在实验规则宣布后,他们有一天的时间作慎重考虑,填表报数交给实验者。然后实验者将报来的方案交给回应者,后者决定拒绝还是接受。
   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个博弈的均衡点是很明确的:对于回应者来说,分给自己的钱数,不管多少,只要不为零,则接受比起拒绝来,总有更大的利益,他应该选择接受;既然回应者能接受任何不为零的钱数,那么提议者为自己利益计,分给对方一点小钱就够了。
   这个实验重复了两次。第一次实验,参与实验的21 组被试者均对该题目缺乏经验。有7 组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有2 组的提议者要求独占4 马克,其中一位提议者的提议被接受,另一位被拒绝;其余12 组提议者提出的分给回应者的金额均大于1 马克,其中有1 个给予回应者1.2 马克的分配提议被拒绝。在第一次实验中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7%,共有2 个提议被拒绝。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经过一周的思考以后,许多提议者不像第一次实验中那样慷慨了,但是提议的分配额还是比马克的最小货币单位大许多。这一次的结果是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2%,只有2 位提议者提出平均分配;只有1位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金额小于1 马克,该提议被回应者拒绝;3 个给回应者1 马克的提议被拒绝了;此外还有1 个给回应者3 马克的提议也被拒绝了。第二次实验共有5 个提议被拒绝。
本文标签:最后通牒,博弈实验,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