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教师 阅读答案(2)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3-09-25 07:12:31 整理:高考网

(原文略有改动)
1.概括小说中“跛教员”的形象特点。(4分)
2.第四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4分)
3.“教育助理”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4分)
4.结合文本,分析本文以“模范教师”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1.①身体残疾,生活穷困;②工作认真,成绩突出;③富有爱心,关心爱护学生;④朴实诚恳,容易满足。(4分)
2.对比描写:将教员的“面黄肌瘦”与女局长的“略微发胖、细皮嫩肉”等进行对比,突出跛教员工作生活的艰辛和女局长的优裕条件,(2分)还运用了心理描写,通过女局长的一系列细微的心理活动,突出了女局长的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顾工作的自私心态。(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将故事情节和人物串连起来,穿针引线的作用;(2分)②其善良、正直与女局长形成反衬,突出了女局长的娇气、自私和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2分)
4.①概括了小说内容,以“模范教师”为线索串联了小说情节;(2分)②通过跛教员的模范形象与女局长自私心态的对比,讽刺了以女局长为代表的官僚主义;(2分)③通过跛教员最后只得到一个假的“模范教师”的称号,批判了现实的不公。(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是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要注意抓本质特征。答案要分条列出,概括要准确。如果题目中有“简析”要求,在每一特点后要适当概括相关的情节;如果只是要求概括,分条列出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分析一段话的表现手法。首先要弄清表现手法有哪些,一般表现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对同学们来说,只要能找到其中的手法或技巧都是可以的。题目中还有“哪些”两字,说明答案要点不止一种手法。答案规范为:先准确指出手法,再说明它的效果。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教育助理”这一人物形象在作品中虽不是主要人物,但作用不可忽视。一般分析某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大致有四个思考方向:社会环境、情节发展、和其他人物形象的关系、主题思想。有一点就说一点,没有也不必牵强附会。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本题赏析小说的标题。一般小说的标题有哪些作用?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这些都是思考方向。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文标签:模范教师,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