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 阅读答案翻译(3)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3-08-03 09:58:41 整理:高考网


[文本解析]

    ㈠2005年的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阅读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作者此论主要是针对国君的,文章的主旨是在告诫国君要善于识别君子和小人,指出那些做事情不讲道义只知道害别人的小人,实际上也是在害自己,最终可能招致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是吕不韦做秦相时,由他的门下“食客”集体撰著而成。它是我国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大著。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三大类,共一百六十篇。因为它成于众家之手,又是各人颇为自由地著其所闻。兼有儒、道、墨、法、名、农、阴阳、弓纵横、兵诸家学说,历来有“杂家”之称,它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轶事,号称“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瑰玮宏博,幽怪奇艳”,在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文章条理清晰,善用寓言故事和巧妙譬喻来阐明事理,平实畅达,说理透辟,在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㈡和2002年一样,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也选自《吕氏春秋》,但文本的难度比2002年要小一些。文章通过崔杼与庆封的故事,劝诫世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谨慎,要“为义”,而不要为乱。这一主旨,要读懂并不难。有个别陌生的字词,又采用了注解和正确选项加以疏通,因此,和历年的史传文相比,难度也是相差不多的。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崔杼之子             扌豕:挑拨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解析】答案:B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
    ㈠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C句“景公与陈无宇……诛封”的“诛”作“讨伐、攻打”讲,考生只要联系下文“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就可以判断出作“杀掉”讲不通。
    ㈡诛,在这里是“讨伐”的意思。从后面“封以其属斗”也可以推断出来;成语“口诛笔伐”用的就是这个意思。A、D选项,在课文中都曾学过。A项中的“相”当“辅佐”讲,在《训俭示康》中就出现过,“季文子相三君”;另外,《游褒禅山记》中“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的“相”,也是辅佐、帮助的意思。D项的“与”字作“结交”讲,在《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就是这样的用法。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很容易就可判断这两项是正确的。B项是一个很生疏的字,读zhuó,当挑拨讲,这的确是我们没有学过的一个字词,命题人把它放在选项里,考查的是结合文意推断词义的能力,从一个侧面起着帮助疏通文意的作用。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庄公死,更立景公              B.得庆封,负之斧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本文标签: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阅读答案,翻译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