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二调历史试题答案(5)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18 09:43:29 整理:一品高考网

55. 下表反映了1937-1945年我国部分省份企业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是敌后战场的经济支柱                B.主要由爱国人士为抗击侵略自发创建
C.使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平衡        D.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56. 蒋介石日记载:“敌人以共产主义为第一对象,希望以本党本人为刽子手,希望国内自相残杀,使中国成为第二个西班牙,我要严防……对共产党要放宽,使尽其所能事。”据此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材料中所述“敌人”为美国             B.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C.蒋介石希望和中共合作抗敌             D.蒋介石能以民族大义为重
57. 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政府        
A.发动了淞沪战役以分散日军兵力        
B.发动了徐州会战阻止日军南侵
C.依靠国联调停维护华北主权            
D.发动了太原会战以拱卫华北
58. 右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
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D.意味着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
59.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方案决定“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战会战          D.武汉会战
60. 1934年7月《纽约时报》称:“在蒋介石总司令的授意之下,中国的关税政策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新的关税政策将极大地提高美国、英国和苏联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的关税税率,同时降低日本向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中国的影响      B.国民政府以妥协换取中日和平
C.改订新约取得重大进展            D.国民政府亲日倾向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纸上。
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61题20分,第62题20分,共40分。
61.(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
                                               ——樊树志《晚明史》
     材料二: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杨念群《何处是“江南”》
     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
     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盈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
     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出版时文反映了哪些现象?(8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8分)
62.(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