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苏盐城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11-09 17:43:54 整理:一品高考网

13.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已势在必行。”材料最能说明
A.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
C.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      D.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14.“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里恩格斯评论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5.“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这说明议会改革
A.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B.消除了不平等现象          
C.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D.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16.1957年,赫鲁晓夫《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的报告中提出,“关于工业改组的原则和设想:(1)加强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2)改“条条”管理形式为“块块”管理形式;(3)建立经济行政区;(4)改进国家计划工作;(5)扩大地方在经济管理中的权力;(6)发挥工人群众参加管理的积极性。”这些措施
A.是“新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B.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D.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17.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18.1983年3月英国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依据这一战略,当时撒切尔政府最有可能的做法应该是
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中央统制经济
C.减少国家对福利的投资              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19.“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
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B.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C.为原子能利用提供科学基础          D.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20.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下列文学作品中,创作风格与车尔尼雪夫斯观点不一致的是
2015江苏盐城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3分)李贽是晚明中国“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反正统意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贽的思想语录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仁者”以天下之失所也而忧之,而汲汲焉欲贻之以得所之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李贽《焚书》
材料二  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在中国,他的后继者们赋予了他如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世界上,他被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先行者利玛窦称为“中国人中罕见的典例”。
                         ——许苏民《李贽评传》
材料三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据此分析其思想的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这句话的理解。(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贽悲剧”这一现象的社会因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思想发展的态势。(2分)


22.(14分)民主政治发展是国家与社会各方之间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