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网 > 高考资源 > 高考试题 >

新津中学2013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了一个苦难的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够让老师看到我的表演,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还悄悄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也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为自己的告密向老师表示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个事儿的有十几位同学,我的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经去世,每当想到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讲故事的人——莫言在瑞典的演讲》)
要求:
①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③ 不得套作、抄袭;
④ 无标题扣2分,标题不当扣1~2分,标题不居中扣1分。

新津中学 “一诊”模拟测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dǎo / dào  yùn/yūn bì/pì,hǎ/hā(A.cháng/cháng  yì/yì  zhì/zhì  sǎn/sàn; C.bǔ/bǔ  shí/shè  mǐ/ mǐ  qián/ qiǎn;D.chān/ chān  jué/ jué  zhòng/zhōng  bó/bó)
2.C(A项中的“遨”应为“翱”,“汽”应为“气”;B项中的“事”应为“势”;D项中的“冠”应为“贯”)
3.C “不日”:①要不了几天;②几天之内,多用于未来。(A项中的“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B项中的“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地讲明、对证或争论。此处不合语境。D项中的“不知所云”指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语言紊乱或空洞。此处望文生义)
4.C(“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故C项正确。A项成分赘余,“令人”不可与“堪忧”搭配,应删去“令人”。B项定语语序不当,“车队”不能“挂着粉红色气球”,应改为“由10辆挂着粉红色气球的人力三轮车组成的迎亲车队”。D项偷换主语,应改为“大邑县人民政府、成都文旅集团在西岭雪山启动的‘2012成都消夏避暑旅游节’”)
5.拉美地区的一种用把现实与幻景融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文学(小说)流派。(3分)
6.参考示例:(3分)
蜡烛,/每驱走一次黑暗,/都会献出一段生命。
粉笔,/每写出一个字,/都要留下一片洁白。
7. ③⑤④①②(3分)
8.A 
解析:“敌”应为“匹敌”。
9.B 
解析:B项,“其”都是代词,自己。A项,第一个“而”,表转折,却;第二个“而”,表承接。C项,第一个“为”,动词,说;第二个“为”,介词,替。D项,第一个“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代词,这种情况。
10.B 
解析:需全面把握文段意思,准确断句。“宥过无大”“刑故无小”意义相反,句式整齐,当断开,排除A、C两项。最后两句如果断成“杀者/王者之事也”又与语境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解析:文中李靖未发“书生式的迂腐议论”。
12.(1)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解析:委身,寄身。偏方,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偏远的地方。特,只不过。之,结构助词,的。
(2)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
解析:据,据守。易与,容易对付,含有轻蔑之意。
(3)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解析:引,带领。济,渡河。为,动词,引申为“修筑”。
14.⑴①玉枕纱厨②悟已往之不谏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⑵①怅寥廓②环珮空归夜月魂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④固一世之雄也⑤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附】文言译文:
诸葛亮,是伊尹、周公这一类的人物。然而议论他的人却多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他活在艰难的时代,处在英雄不幸运的境地。众人都力图仕进,入朝为官,而他独自退居江湖,从容隐居草庐,被(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挺身辅佐幼主,不放权也不摄政,人们没有闲话。权力大的直逼国君,而皇上从不疑心,权势压倒群臣而他们不忌恨。振奋精神治理蜀国,社会风气安定平静,秩序良好。宽恕过失,无论有多大;惩治故意,无论有多小:这是帝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啊。用安闲之道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劳累也不怨恨;用好生之道去杀人,(犯人)即使被处死也不怨恨杀人者:这是帝王的行为啊。诸葛亮做得比他们优秀,确实是伊尹、周公这一类的人物啊。然而评论他的人却说他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这怎么能与孔子到鲁国做官把自己比作老子、彭祖相提并论呢?更有甚者,认为诸葛亮无法与司马懿匹敌,这跟小孩子的见识没有什么不同啊。他们难道不是凭借司马懿的话而这样认为的吗?却不知道司马懿的话都是欺诈人啊!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欺诈无法得逞,因而常窥探诸葛亮用兵的间隙和疏漏,说虚妄的大话来欺诈他的部下。评论的人只不过是没有察觉罢了。
开始,诸葛亮兵出祁山,司马懿出兵抵御。听说诸葛亮将要收割上邽的小麦,于是卷起铠甲急行军,昼夜前往。诸葛亮粮食匮乏已经退兵。于是司马懿说:“我们兼程而行特别疲劳,这应该是通晓兵法的人所贪恋的啊。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军队没有现成的粮食却与敌人转战,即使是能战胜,以后凭借什么继续?这是少数能够分辨真理的人一定不去做的啊。司马懿心里知道其中道理,在外说大话欺骗他的部下。不久,诸葛亮兵出斜谷,司马懿又率军抵抗。知道诸葛亮的军队还没到渭水,(司马懿)率领军队渡过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诸葛亮指挥军队将要到达,司马懿诈言说:“诸葛亮如果勇敢的话,一定会到武功山依山布阵战斗。如果他们向西到五丈原,各位就没有战事了。”敌人的军队已经置之死地,却率领军队直接进攻,来与他们战斗,这也是少数能辨真理的人一定不做的啊。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定不这样做,姑且撒这样的谎言来胡乱掩盖自己的怯懦,来表示自己能够预料,并且来稍稍安抚军心。因而诸葛亮掌控有节度有法制的军队,不使用权谋欺诈,不贪图小的胜利,司马懿却说:“诸葛亮志向大却不机智灵巧,智谋多而缺少决断,喜好用兵而没有权力。”凡此种种,都是窥伺诸葛亮用兵的间隙和疏漏,说些虚妄的大话来欺诈他的部下,这哪里是他的真心话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