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韩文公庙碑 阅读答案附翻译(2)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6-03-09 14:47:02 整理:高考网

参考答案
5.【答案】A
【解析】诬,抹杀。
6.【答案】C
【解析】① 以,与“有”连用,组成固定结构,有用来„„的;② 为主谓倒装句,“乎”为句末语气词;③ 之,代词,作宾语。
7.【答案】D
8.【答案】A
【解析】“在文学、儒学、政治以及军事等方面”错了,因文中不曾涉及军事方面的内容。
9.【答案】(1)①(韩愈)能够驯服凶暴的鳄鱼,却不能消除皇甫鏄、李逢吉的诽谤。
【评分细则】弭,消除,1分;定语后置句和句子大意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② 愿意重建韩文公新庙的,(我)听任你们去建 !
【评分细则】“新”,重建,“听”,听任,各1分;省略句1分;共3分。
(2)① 驯服凶暴的鳄鱼;②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评分细则】答出一点1分,答齐任两点3分。

阅读练习二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 麾:指挥 
B.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 弭:消除 
C.愿新.公庙者,听 新:重新 
D.因作诗以遗.之 遗:送给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潮人之.事公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能信于.南海之民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碑文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并具体描述了潮州人民对韩愈的崇敬怀念之情。碑文写语文试题卷·第 7 页(共 8 页) 
得感情澎湃,气势磅礴。 
B.韩愈治理潮州,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当地民众何以如此的感恩戴德? 这大概是和韩愈高尚的人品、处处为苍生谋福祉的做法分不开的。 
C.文章起笔两句劈空而来,一下子就将读者的心紧紧抓住。作者并没有急于要说出具体是谁能具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和如此深远的影响,而是继续泛论这种伟人的作用,为下文论述浩然之气作了充分的铺垫,蓄足了气势。 
D.这篇碑文将议论、描述、引征、对话等熔铸于一炉,高论卓识,雄健奔放,骈散兼施,文情并茂。 
19.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或 曰 公 去 国 万 里 而 谪 于 潮 不 能 一 岁 而 归 没 而 有 知 其 不 眷 恋 于 潮 也 审 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3分) 
(2)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4分) 

参考答案

16. C(新,翻新,重新修建) 
17. C(A,第一个句中停顿,第二个表肯定语气;B第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结构助词“的”;C都是被的意思;D第一个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表承接) 
18. B(B项中短短几年错,韩愈在潮州不到一年) 
19. 或 曰/ 公 去 国 万 里 /而 谪 于 潮 /不 能 一 岁 而 归/ 没 而 有 知 /其 不 眷 恋 于 潮 也 /审 矣 
20.(1)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所以”,“一”,句意通畅各1分) 
(2)不是这样。韩公的精神存在于天下,宛如水存在于地中,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然”,“神”“无所往而不在”,句意通畅各1分) 

【参考译文】
一个平常人能成为世世代代的榜样,一句话能被天下人效法,这都是由于他有与天地共同化育万物的能力,关系到事物兴盛衰亡的命运。他的出生是有所来历的,他去世后仍有所作为。所以,申伯、吕侯从山岳降生,傅说死后化为列星,从古至今传说的事,是不可抹杀的。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的至大至刚之气。”这种正气寄寓在平常事物之中,充溢在天地之间。突然遇到它,王公会失去他们的显贵,晋国、楚国会失去他们的富有,张良、陈平会失去他们的才智,孟贲、夏育会失去他们的勇敢,张仪、苏秦会失去他们的辩才。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的呢?那必定有不依靠形体就能站立,不依靠力量就能行走,不依靠活着而存在,不随着死亡而消逝的东西。所以,它在天上化为星辰,在地上化为河山,在幽暗的地方化为鬼神,而在明亮的地方又化为人。这是道理上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2
自东汉以来,道德丧失,文风败坏,异端邪说一起兴起,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有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宰相辅佐,都不能挽回这种局面。惟独韩文公出身平民,谈笑着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没有不跟从他,道德和文风又回到正道,大概到现在有三百年了。他的文章把八代衰颓的文风振作了起来,他提倡的儒道拯救了沉溺于佛老思想的人们,他的忠谏敢触怒皇帝,他的勇气可以制服三军的统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共同化育万物、关系到兴盛衰亡的命运、浩然正气独自存在的人吗?
我曾经议论过天和人的分别:认为人(为了争权夺利)没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只有天不容许人作假。智慧能够欺骗王公,却不能够欺骗小猪和鱼等小动物;实力能够得到天下,却不能够得到普通男女的心。所以,韩公的一片真诚,能够拨开衡山的乌云,却不能挽回唐宪宗的迷惑;能够驯服凶暴的鳄鱼,却不能消除皇甫鏄、李逢吉的诽谤;能够被南海(潮州)的百姓信任,世世代代享受祭祀,却不能使自己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安稳。这是因为韩文公所能够做的是尽天道,所不能够做的是屈从人意 !
起初潮州人不懂得学习,韩公命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以后,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学习文章和品行,影响到一般平民,直到现在,潮州号称容易治理的地方。孔子的话是可信的:“君子学习了儒道就能够爱护百姓,百姓学习了儒道就能够容易使唤。”潮州人奉事韩公,每顿饭必祭奠他,水灾旱灾瘟疫,凡是有要求,必定向他祈祷。可是庙在刺史公堂的后面,百姓认为出入艰难。前任太守把这个情况向朝廷反映,想建座新庙,没有结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此地做官。凡是教育读书人、治理人民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在百姓心悦诚服之后,他就发出命令说:“愿意重建韩文公新庙的,(我)听任你们去建 !”人民欢喜地奔向庙地,在潮州城的南方七里选择了一块地方,一年就把庙建成了。
有人说:“韩公离开京城,万里迢迢,贬谪在潮州,不足一年就回去了。韩公死后如果有知觉,那他也不会依恋于潮州的,这道理是明白的啊!”我回答说:“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存在于天下,宛如水存在于地中,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然而只有潮州人深深地信任他,思念他到极点,祭祀时香烟缭绕,凄凉悲切,好像看见韩公一样。譬如开凿水井得到了泉水,就说水只有这里有,难道合理吗?”
元丰元年,皇帝诏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庙门的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在石碑上书写此事,我因此做了一首诗赠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来祭祀韩公。 
本文标签:潮州韩文公庙碑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