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二调历史试题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18 09:43:29 整理:一品高考网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唐宋的科举制度
14.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流动的中书省”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5.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16. 清顺治十七年上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康熙说:“人臣分立门户,私植党羽,始而蠹国害政,终必祸及身家。”材料说明了
A.清廷内部出现严重的皇权争斗         B.统治者严防官吏朋党造成的离心倾向
C.汉族知识分子反满情绪高涨           D.地方官吏腐败行政效率低
17. 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出土了“中舨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约定一,每人出贩钱二百;约定二,加入贩会的钱要交齐备,不交齐备,就不能同他合伙同贩……”这张契约一定程度上说明
A.西汉商业贩运活动已经初具规模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   D.商业资本具备改变社会主流思想的力量
18.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19.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0.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1. 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22. 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政治中心在豫皖地区
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D.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23. 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4.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25.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26. 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