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 阅读答案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6-11-07 15:58:26 整理:高考网
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
谢家麟是谁?普通百姓也许不知道,但许多人一定听说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一我国继“两弹一星”后最重大科学工程的总设计师,便是谢家麟。
科研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
2012年2月14日,92岁的谢家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前来祝贺的众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的谢家麟院士诚挚地说:“最高科技奖是给个人的,也是给整个高能物理领域的。”
“在中国自己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上开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曾经是中国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谢家麟回忆。
最终将理想实现的正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形似羽毛球拍的对撞机内,正、负电子束流不断“冲浪”,最终加速到接近光速,并在相互碰撞中揭示微观世界的科学奥秘。
1984年10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动工兴建,谢家麟是总设计师兼工程经理。当时,高能加速器是尖端技术,对撞机技术又是高能加速器中的尖端,国际上认为中国这一步跳得太大。然而,4年之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实现对撞。谢家麟当时曾赋诗一首来表达心情:“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虽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有点大胆。”谢家麟说,“但什么叫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路都摆在那儿了,你顺着走,还叫什么科研工作?科研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就是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
超前研究为未来奠定基础
上世纪40年代,谢家麟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转学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从此对粒子加速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曾出现了传奇的一幕。提问的教授要谢家麟对问题做出定性的解释,他却在黑板上即时推出了方程式,解决了问题。这完全出人意料,谢家麟被要求暂时回避。等他再进屋时,教授们已伸手祝贺他博士答辩通过。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们摩拳擦掌,预备回国一显身手。然而,谢家麟在归国途中却被拦下并禁止离境,直到1955年才回到祖国。
而这次长达4年的滞留,促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使用高能电子束流治癌的加速器的诞生,也打磨出一个优秀的粒子加速器专家。
当时斯坦福4位教授级的专家也接了同样的研制工作,而两年后,谢家麟的医用加速器率先建成,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当他1979年重访美国芝加哥费米国家实验室时,那台加速器仍在运转之中。
“这件棘手的工作,使我得以从头到尾亲自解决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和应用的全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累了经验,也建立了不懂可以学懂的自学信心,并懂得了培养年轻人要委以重任的‘压担子’的道理。”谢家麟回忆说。
1955年回国后,谢家麟带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用8年时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30MeV的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保障和检测手段。
崇尚“细节决定成败”
“谢先生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竞争,一个是超前。”熟悉谢家麟的冼鼎昌院士说,他所做的工作总是具有前瞻性。
70余岁时,谢家麟致力于一种新型光源——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并在亚洲第一个研制成功。新世纪初,已是耄耋之年的谢家麟将电子直线加速器几十年沿用的三大系统精简为两个系统,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
本文标签: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